从国内来到美国的朋友们,相信每个人都会对北美大地的广袤深有体会,你会发现,在美国没有车真是不方便。

美国二手车市场十分发达,与之配套的法律体系也十分健全。在美国,平均每卖出一辆新车,同时就有三到四辆二手车成功交易。

对刚到美国的人来说,买辆二手车是一个比较理性的选择。目前,国内的二手车市场还很不健全,以次充好,坑蒙拐骗的事时有发生,这就导致想要在美国买辆二手车的人不禁会有疑虑:

在哪里买车比较靠谱?

不懂得估价,买贵了怎么办?

怎么判断不是事故车、水淹车、报废车?

准备成交了,实在不懂车,如何验车呢?

不懂当地法律,会不会被骗,钱车两空?

带着这些疑问,且听我们为您详细道来,教你一一避过这些坑吧。

选好渠道,风险变小

美国二手车销售主要由经销商、二手车连锁店和私人交易渠道构成。

品牌经销商:相当于国内的4S店,除了经销车企授权过的品牌汽车外,还从事授权品牌二手汽车的收购、销售活动。一般来说,品牌经销商不销售太便宜的车,1万5千美元以下的车很难在这里找到,他们会从销售中提取高额的差价。当然,车辆收购以后,大部分会经过细致维修并作为认证二手车再行出售,以及提供一定时间的质保。除了价格较贵以外,普遍信誉良好,对价格不敏感的朋友可以考虑,后顾之忧较少。

二手车经销商:美国的二手车连锁店已经形成了很大的规模,有遍布全美,拥有100多家店面的类似maxcar的大企业,也有随处可见的街边小企业。这一类经销商主要靠差价盈利,价格较品牌经销商经营的二手车便宜,车辆收购后会经过简单的维修再出售。由于这个渠道存在一少部分不诚信经销商,所以有一定风险,选好经销商则可以规避风险。

个人卖家:个人卖家多数会在Craigslist等网站发布卖车信息,在这个渠道买车,由于没有中间商赚差价,价格相对较低,可以淘到物美价廉的好车,但同时风险指数很高,需要仔细甄别。

想要买好车,三个名词,需要了解一下。

 

【 Vin码】车辆识别码,一车一码,相当于汽车的身份证号码。凭借 Vin,可以查询车辆历史信息档案。档案包含车辆所有权、变更历史、行驶里程、环保等级评定、维修、保养、抵押、重大事故等车辆重要信息。

【 DMV】即美国的车管所,车辆注册、买卖、变更、驾照、落牌等事宜都在这里办理。

【Title】车辆归属权,一般有 clean/clear Title,salvage Title,duplicate Title 等标记。切记,买二手车只买 clean/clear Title 标记的车。

买车四步曲,步步要防坑

1、寻找车源,评估价格。

前面介绍了三个主要购车渠道,如果预算充裕,不想劳神的朋友可以直接在品牌经销商和连锁经销商那里购买,侃价空间不大,售后问题较少。在这里,重点要谈一下从个人车主那里买车的情况。

除了当地报纸等传统渠道外,美国人多数在Craigslist网站发布二手车出售信息,相当于美版 58 同城,二手车频道受到普遍认可。

进入Craigslist网站二手车频道,选择您所在的区域即可浏览车源了。

【防坑指南】主要是防范冒充个人卖家的经销商,此类经销商首先会冒充个人骗取信任,把存在问题的车发布出售,往往是车到手几天都没有问题,过了一段时间质量问题出现,维修成本较高。

此类经销商有几个特征:车辆照片无牌照,照片很多很细致,致电询问问“哪辆”,电话号码不规范等等,需要擦亮眼睛。

车辆照片无牌照,很可能是车辆刚刚收购过户,新车牌尚未到位。

照片很多很细致,美国人看待车辆像国人看待手机一样平常,不是特别在意,普通人没这么多闲工夫拍很多照片。

致电询问问“哪辆”,打电话询问一下车的情况,会问你哪辆车,正常个人卖家不会一次出售多辆汽车的。

电话号码不规范。此类经销商由于多次参与交易,通过在图片中发布电话和在电话中设置符号的方式,防止别人根据电话号码查询其他交易记录。

【防坑指南】美国是很成熟的资本主义社会,一分钱一分货是颠覆不破的真理,二手车具有十分成熟的评估模型,您可以登录权威的二手车估计网站 www.kbb.com,输入车型、年份、里程等信息自动核算出车辆的参考价格。

网站给出的参考价格相对准确,二手车经销商收购车辆,个人卖家出售车辆都以网站估价为重要参考。

一般说来,因为价格相对透明,买贵不太容易。但是,如果二手车标价低于评估价的10%或者500-1000美元,都有可能存在质量问题,格外值得注意。

2、沟通车主,索要VIN

在发现心仪的车辆之后,沟通能力较强的朋友,可以给车主打个电话。

索要VIN码的同时,问几个问题。诸如为什么要卖? 买了几年了? 有什么故障?出过事故吗?有没有车子的保养记录等问题。

如果发现车主闪烁其词,直觉不靠谱,建议放弃,有时候直觉相当准。

如果在谈话中发现车主不差钱,可为以后侃价留下空间。

如果车主的车子按照规定每3000英里保养一次,那这辆车很值得买入。

【防坑指南】在美国买车,车主都会给出VIN码。遇到个别车主拒绝给出VIN码,一般都是心里有鬼,这种情况果断放弃。

【防坑指南】登录carfax网站,缴纳一定费用后,可以查询得到一些情况,比如说车辆转手次数,是否有租借历史,事故次数,尾气检测是否通过,是否是事故翻修车。以上任意一条都对应着具体的风险,建议买一辆不存在上述风险点的车,毕竟后期可能面临昂贵的修理费。

【防坑指南】有些车主会主动给出carfax档案,买家也要警惕是否被车主篡改过,必要时自行查询。比如,有个师兄相信了车主给的carfax档案,车主篡改了尾气检测记录,把failed修成pass,后来这位师兄花了1000多美元修的催化器。

一般来说,无租借、未转手、无事故、车龄在三到五年、定期保养的二手车,十分值得拥有了,遇到了要果断入手。

3、上路试驾,检测车辆

一般来说,如果carfax档案没有大问题,可以和车主约定试驾一下车辆了。试驾需要有一定经验,比如通过轮胎花纹查看磨损程度,通过查看车辆外观内饰观察磨损程度,通过检查门、窗、锁、灯等电子器件的工作情况来定义汽车新旧程度,发动机动力可以通过发动机有无噪音来判断,通过加速时间来判断变速装置是否平滑,通过颠簸路段来测试前悬挂,刹车测试等等。如果以上无大问题,小问题可以作为继续侃价的依据。

【防坑指南】见到车主后务必核对一下VIN码,确认是否与车身上的一致。

【防坑指南】看看车主Title上的姓名是否和本人ID一致,还有Title是否是clean Title。

有次和一个朋友去看车,车主的Title 显示有贷款记录,车居然是贷款买的,钱还没有还清呢,所以,检查Title异常重要。

【防坑指南】试驾前务必检查车辆刹车是否有效,曾经在论坛上看到一个帖子,一人帮朋友试车,结果刹车失灵,追尾,车子还没有保险……结果试车的人要赔别人汽车损失。

试驾之后如果对车况比较满意,可以尝试和卖家谈谈价格,双方你来我往确定价格之后,可以把车开到专业的检测店给车做一下全面的机械检查,检查由买方花钱,会拿到一份详细的车辆检测报告。

【防坑指南】坚决不能去任何与卖家有瓜葛的店里做检查,曾经有位朋友去买车,卖家说他家附近有家店,价格公道,检测结果没问题,车子买回去之后不到三个月变速箱就坏了,只得换个新的。

【防坑指南】检测报告如果说底盘、发动机、变速箱有问题应果断放弃,后期维修价格昂贵。如果离合、悬挂、轮胎、内饰、电器等等有问题都是可以修的,进一步谈价格看个人功力。

4、一手交钱,一手交车

如果对车辆状况满意,车辆的尾气又合格的话,买卖双方谈好价格,就可以一手交钱,一手交车了。

确认拿到原车主签名确认的clean Title,共同到公证处办理更名公证,在这个过程中交纳税款。

建议先买保险再开车回家,美国法律规定车辆上路必须购买保险,否者出现问题需负全责。

最后,带上驾照和Title去DMV注册车辆并办理车牌,办事流程相对透明,就是需要排队。

至此,你终于完成了在美国的购车大事!

【防坑指南】务必确认车主ID,车辆VIM码同Title上的信息一致,且必须为clean Title才能交钱购买。

【防坑指南】DMV每年对车辆年检,必须通过尾气检测,检测失败不能注册,并且因此会导致车辆无法上路,修理费用在1000美元左右。如果车主最近一次做尾气检测是在一个月以前,那么,需要请他再做一次才能成交。

【防坑指南】轻易不要恶意避税,比如通过填写gift则可能免税,填写诸如500美元的成交价也可以省下许多税。大便如果被政府发现,后果很严重,避税前请三思。

读了这篇文章之后,您已经对二手车交易过程中的风险有了深刻认识了吧,相信一些小计俩已经逃不过您的法眼了,从此以后,你的买车之路将一片坦途,在这里我们祝您早日驾车驰骋在北美大地上。

推荐美国二手车平台:留学生车友会 usedcar520.com

  • 文章从网络转发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